清听 | 没有什么比奉献生命更值得人尊敬——讲述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的故事
每年清明节前夕,我们红十字会都要到位于南昌市瀛上青山墓园的江西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举行一次隆重的清明追思会,缅怀纪念那些为挽救他人生命而无私奉献出自己宝贵的遗体和器官的平民英雄们。每年这个时候,全省1000多位捐献者的家属也会排除万难,从省内外赶来,和他们的亲人有一次特殊的团聚。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老朋友。
头发花白、个子不高的老刘,是我省第二例器官捐献者小芳的父亲。女儿因难产去世,长期受肾炎困扰的老刘,深深理解肾器官衰竭患者的痛苦,无偿捐献了女儿的双肾,女儿走了,为了抚养刚出世的小外孙女,老俩口不得不远赴深圳打工,挣钱养活这从小就失去了妈妈的孩子。
今年清明节,老刘又是一个人从深圳连夜乘坐火车赶来南昌,站在刻着“生命永存”四个大字的纪念碑前,看着镌刻在碑上女儿的名字,老刘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流泪,直到所有的捐献者家属都散去,他才走到我们面前,抬起朦胧的泪眼说:“走了,明年再来看她……”
旁边那位,是双目几近失明、70多岁的章婆婆。她的儿子不幸被撞身亡,捐献了肝脏、肾脏,救了三个人的命。章婆婆的儿媳、孙子都是精神病患者,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老人只好靠捡破烂维持全家生活。每年清明,她都从很远的乡下坐几个小时的班车来看望儿子。近两年,因为角膜溃烂,她的两只眼睛几乎看不见了,可她还是摸索着来了。老人让我们带着她到儿子的名字前,只喃喃地说:“我明年来不了了,走不动了,也看不见你了,你自己好好的哈……”说着说着,浑浊的泪从微闭着的眼里涌出,一颗一颗砸在纪念园的泥土里……
穿着黑色的夹袄,背着一个黑挎包的是钟爸爸,他的儿子捐献那年才二十五岁,正值青春年华,却不幸遭遇车祸,为了让儿子有用的器官能继续留在这个世界上,当父母的,强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无偿捐献了儿子的器官。
儿子安葬在捐献者纪念园,钟爸爸没提任何要求,这一次再来看儿子,他用手抚摸着儿子的名字很久,向我们提了唯一一个请求:“能不能把我儿子名字旁边的位置留给我,这样,我以后捐献了,就可以和儿子永远在一起了,行吗?”他的眼里没有泪,只有一种期盼,却让我们无法拒绝……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又有好几名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含着泪,向我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索要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他们说,也想填表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亲人能做到的,他们也能做到!
近10年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见证了一次又一次亲人间的生离死别,同时也见证了他们捐赠生命礼物时的艰难抉择,他们的伟大和无私,远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今年的清明追思会,当我又一次面对这些普普通通的捐献者家属时,发现他们老的更老了,小的长大了。听到他们对亲人的不舍,看到他们坚强地生活,感受他们无私的大爱,我们觉得,作为一名红十字工作者,唯有饱含深情,全方位地宣传好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唯有脚踏实地,全身心地做好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些捐献者的大爱,才能承受得住这些家属的信任和嘱托!
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伟大的捐献者和家属们,因为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奉献生命更值得人仰慕和尊敬!